方案背景
2023水利部將推進山洪災害防治開展作為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之一,全面提升監測預警能力、配備簡易監測預警設施等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,實施163條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,全面完成《全國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方案(2021—2023年)》任務。
系統概述
山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系統是集物聯網感知、傳輸、監測預警和應用于一體的智慧防災解決方案。系統通過采集終端對各項水文數據進行實時監測,并將數據上傳到山洪災害預警平臺,平臺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并得出預警信息進行發布,從而提高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能力和應急救災快速反應能力。
系統拓撲圖
系統功能特點
水雨情監測
實時監測雨量、水位數據,越限自動報警;對重點區域進行圖像或視頻監控。
4G+北斗雙通信
支持北斗RDSS通信和4G全網通通信,滿足全時域各種信號場景,根據信息強度自由切換,實現在無人區,弱信號,無公網等地區的數據信息采集和回傳。保障數據實時、穩定、精準傳輸。
符合國家標準協議
通過國家水利部《水文監測數據傳輸規約》(SL651-2014)、《水利監測數據傳輸規約》SL/T812.1-2021、《水資源監測數據傳輸規約》SL/T 427—2021 、《水資源監測數據傳輸規約》(SZY206-2016) 等,特殊規約可定制。
多級平臺上報
可實現各級單位之間監測預警平臺間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,使各級防汛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山洪災害實時監測、預警、響應信息和防治情況。
多樣化預警手段
可根據實時或預測數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,支持web界面聲音、圖像報警、app報警信息、短信提醒、郵件、LED屏、語音廣播等多種形式,將指定預警信息發布到指定響應的設備和人員。
軟件平臺
唐山柳林山洪災害防治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專門針對水雨情、視頻監控、防汛物資管理、氣象預報等水利綜合信息,通過先進的物聯網、大數據、及云計算監測水情雨情汛情,從而實現風險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“四預”全過程信息化管理,及時發現薄弱環節,及時消除風險隱患,及時進行人員及物資調度,為決策者提供科學有力的決策支撐,提升管理水平及效率,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。
現場照片
|相關產品|
![]() | |||||
水雨情監測終端 | 一體化雷達水位計 | 北斗+4G雙模遙測終端 |
Copyright ? 202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冀ICP備12015236號-1